電話:
(852)2388 1389
傳真:
(852)2388 1799
地址:
九龍新蒲崗大有街35號
義發工業大廈2樓C01室
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(26日),於立法會會議廳發表2025/26年度《財政預算案》,是本屆政府第三份預算案。
政府確認,公務員全體凍薪,並且涵蓋行政長官和政治委任官員、議員、司法機構人員。另外,因應削減開支及優化人力資源運用,公務員編制在2026/27及2027/28年度每年分別減 2%。預計至2027年4月1日,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將削減約10000個職位。
俗稱「2元乘車優惠」的「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」,受惠年齡、資格維持不變,但會限每月240程,10元或以下車資,繼續收每程2元,10元以上車資改收2折。
寬減2024/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,上限為1500元,全港約214萬名納稅人受惠。有關扣減會在2024/25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。政府收入將減少約29億元。
另外亦會寬減2024/25課稅年度百分之一百的利得稅,上限為1500元,全港約165400家企業受惠。有關扣減會在2024/25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。政府收入將減少約2億元。
政府會向領取社會保障金的合資格人士,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,高齡津貼、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,以及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作出相若安排,涉及額外開支合共約31億元。
政府宣布寬減2025/26年度首季的住宅物業差餉,以每戶500元為上限。涉及約312萬個住宅物業,政府收入將減少約15億元;至於寬減2025/26年度首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,以每戶500元為上限。涉及約43萬個非住宅物業。政府收入將減少約2億元。
政府又宣布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,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,即日生效,預計可惠及約15%的物業成交個案,政府收入將每年減少約4億元。
由2025年6月起,將計劃的補貼領取門檻,由每月公共交通實際開支水平400元提高至500元。政府就市民每月超出500元的開支部分,維持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,每月400元的補貼上限亦會維持不變。換言之,如果市民的交通開支在500元以下,就不會獲得補貼。
由 2025/26年度第三季起,飛機乘客離境稅將由現時每位乘客120元,增加至200元,預計每年可增加約16億元收入。政府估計對飛機乘客影響輕微。
由即日起,各項人才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,將收取申請費600元,並把簽證費按逗留期限長短上調至600元或1300元。預計每年可增加約6.2億元收入。
政府指,三年前取消了一些主要隧道和幹道的收費,部分隧道的收費亦超過三十年未有調整。為體現「用者自付」的原則,運輸及物流局會檢視各政府隧道及主幹道的收費。局方亦會檢討電動私家車牌照費、停車收費錶的收費,和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。初步估計相關調整可每年增加約20億元收入。
政府研究向由陸路邊境管制站離境的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,旅遊巴士和貨車等不受影響。若以每部私家車收取200元為例,每年可帶來約10億元的收入。
政府預告會繼續發債,以應付北部都會區等基建開支。預計在2025/26至2029/30年度的5年間,每年在「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」及「基礎建設債券計劃」下發行債券合共約1500億元至1950億元,其中約56%用於為到期的短期債務再融資。
在中期財政預測期內,政府預計在上述兩個債券計劃的合共借款上限,將由現時的5000億元上調至7000億元。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將維持在12至16.5%的水平,陳茂波稱此水平「非常穩健和可控」,遠低於大部分先進經濟體的債務水平。他又強調,政府發債所得資金是用在基建投資,不會用於支付政府經常開支,此財政紀律會一直嚴守。
政府並且說,2025/26年度節省政府經常開支的幅度,將由原來1%增加至2%,並延續2年至2027/28年度。連同2024/25年度1%的減幅,累計的削減幅度為7%,以2023/24年度經常開支為基礎,每年分別節省約39億元、117億元、195億元及273億元的政府經常開支。
政府表示,在2024/25年度,政府的整體收入修訂預算約為5596億元,較原來預算低11.6%。
各項收入方面,利得稅與薪俸稅收入依然保持平穩,分別為1777億元和880億元,與原來預算相若。不過政府地價收入為135億元,較原來預算大幅減少約195億元。印花稅收入為580億元,較原來預算低130億元。
2024/25年度政府開支與預算相若,整體開支的修訂預算為7548億元,較原來預算低221億元。其中,經常開支為5625億元,較原來預算低177億元。
計及發行1300億元政府債券及償還221億元到期款項後,政府預計 2024/25年度綜合赤字為872億元。財政儲備在2025-03-31日預計為 6473億元。
政府表示,2024年《施政報告》中宣布的主要政策措施,共涉及約81億元經營開支,及141億元非經營開支,相關措施的財務影響已在2025/26年度財政預算反映。
2025/26年度政府整體開支,將上升約8.9%至8223億元,相當於名義本地生產總值的24.4%。2025/26年度經常開支將增加4.5%至5881億元。其中民生相關政策範疇包括醫療衞生、社會福利和教育合共達3486億元,佔經常開支近60%。非經常開支則減少3.4%至361億元。
2025/26年度政府總收入,預計為6594億元。入息及利得稅預計為3012億元。如以2025/26年度的賣地計劃和土地供應目標為依據,地價收入預算為210億元。考慮到近期股市的交投情況,印花稅收入預算約為676億元,另外,政府會從6個在政府帳目外設立的種子基金回撥約620億元。
計及2025/26年度政府債券發行額約1500億元及償還約541億元款項後,年度赤字預計為670億元,財政儲備將下降至5803億元。
政府在本份《財政預算案》的中期財政預測,2025/26年度所採納的實質經濟增長率為2%至3%,2026/27至2029/30年度則為約每年2.9%。
在這期間,政府基本工程開支平均每年約1200億元,經常開支則平均每年增加3.5%,政府整體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,將由2025/26年度約24.4%,逐漸下降至2029/30年度約20.9%。
地價收入方面,2026/27及之後年度,主要以地價收入逐步增至本地生產總值2%計算,相比過去20年平均比率3.3%低,地價收入預測屬保守水平。陳茂波亦假設利得稅和其他稅項收入的增長率,與未來幾年經濟增長率相若。總體而言,政府收入由2025/26年度起保持在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20%的水平。此外,中期財政預測亦反映了每年發行合共約1500億元至1950億元的政府可持續債券及基礎建設債券。
基於以上假設和安排,未來5年的經營帳目和非經營帳目的赤字均會按年收窄,其中經營帳目在2026/27年度起恢復盈餘;至於非經營帳目,赤字由2025/26年度的1598億元,逐步下降至2029/30年度的876億元。計入發行債券淨所得,政府綜合帳目在2028/29年度起將恢復盈餘。上述測算未有計及2025/26年度以後可能推出的稅務寬減及其他紓緩措施。
預計至二零三零年三月底,政府財政儲備為5791億元,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13.9%,或約8個月的政府開支。
點擊長按二維碼
關注香港善美建築工友之家
你在看就點這里吧↓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善美建築工友之家